|
马上注册玉林红豆网会员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x
在现代成语中,我们把道不同不相与谋者的分手叫做分道扬镳。于是[url=http:///www.jumingcaipu.com]历史朝代表百科知识[/url]也得到了很多的关注,也想加入到这个行列当中。[align=center][/align]
镳指马嚼子,扬镳即为驱马前行。
分道指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。
鲜为人知的是,这个成语产生于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。
“分道扬镳”语出自北齐·魏收《北史·魏诸宗室·河间公齐传》的一个故事中的一段话:“……洛阳我之丰沛,自应分路扬镳。
自今以后,可分路而行。
”说这话的是大鼎鼎的北魏孝文帝,其来去脉是这样的:东晋十六国之后,历史进入南北分裂、南北对峙的阶段,史称南北朝。
北魏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个王朝,于十六国时期由拓跋鲜卑所建,前身为代国。
前秦于淝水之战崩溃后,代王拓跋什翼犍之孙拓跋珪举兵复国,都盛乐,改国号为“魏”,史称北魏。
北魏孝文帝是北魏的第6位国君,他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家,他5岁登基,24岁时正式接替祖母文明太后执掌政权,紧接着便开始了“文治”政策。
公元49年起,孝文帝以南征为义,将都城从平城(今山西大同)迁至曹魏故都洛阳。
在洛阳,他进行了许多、经济和文化上的改革,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推行均田制、改革鲜卑旧俗、行汉化政策等,大大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。
成语分道扬镳的故事,便发生在这场大改革中的都城洛阳。
在孝文帝时期的北魏宗室中,有一个人原叫拓跋齐,后更姓改叫元齐,他颇富韬略,统兵有方,能征善战,曾建下了灭赫连夏、北燕等的不世奇功。
孝文帝论功行赏,先封他为浮阳侯、浮阳公,后封他为河间公。
元齐有一个儿子叫元志。
他聪慧过人,饱读诗书,才华出众,能力超群。
孝文帝很赏识这个元志,任命他为洛阳令,主掌洛阳地方政事。
不久以后,孝文帝采纳了御史中尉李彪的建议,从山西平城(今山西大同市东)搬迁到洛阳建都。
这样一来,洛阳地位陡升,贵为一国之都,洛阳令成了“京兆尹”。
元志的权势自然也随之增大,年纪轻轻的他渐生骄气。
在洛阳,元志仗着自己的才能,对朝廷中某些学问不高的达官贵族,往往不放在眼里。
一天,元志外出游玩,恰巧碰到一个叫李彪的官员乘坐马车从对面飞驰而来。
这个李彪也很不简单,他字道国,儒生出身,精通典章,深得孝文帝信任,此时已经任职御史中尉,与尚书仆游肇、幽州刺史常景等共同居住在洛阳东阳门外的昭德里,官位比元志高出许多。
按理说,官小的元志此时应该先让李彪过去,可他偏不让路,双方由此僵持下来。
李彪见他这样目中人,当众责问元志为何不让路,元志却说:“我是都城洛阳的长官,你不过是洛阳户籍中编入的一个住户,哪有长官给辖下住户让路的”两人互不相让,且争执不下,于是他们来到孝文帝那里评理。
一见孝文帝,李彪先开口说话了,说他是“御史中尉”,官职比洛阳令大多了,洛阳令作为一个地方官怎敢同他对抗,居然不肯让道,真是岂有此理。
元志丝毫不遑多让地说,他是国都所在地的长官,住在洛阳的人都编在他主管的户籍里,御史中尉也概莫能外,作为“京兆尹”,御史中尉李彪也是自己的辖下住户,应该是李彪给自己的属地长官让道才是啊。
宽厚的孝文帝听了他们的话,觉得他们各有各的道理,于是便笑着给他们提出了分路而行的解决办法,说:“洛阳是我的京城。
我听了,感到你们各有各的道理。
我认为你们可以分开走,各走各的,不就行吗”皇帝金口玉言,一言九鼎,两人听后连连称是。
于是,元志和李彪从朝廷出来后就拿着尺子,将经常通行的道路进行了丈量,各取一半,从此各走各的道。
此后,“分道扬镳”一语便逐渐流行开了。
(文刘继兴) |
|